在我们遇到的客户或投资者中,经常对光伏电站实际的发电量存在疑惑,对在建设前或者刚建的电站是否真能如项目之初所说的发电量表示怀疑。而发电量的多少又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收益,因此对于客户或者投资者的这个疑惑是非常能够理解的。
那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我司已投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有两个电站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在初期选址阶段,通过专业速查手册可知,在最佳倾角的前提下,每兆瓦首年发电量为1.0928*106kWh;在设计方案阶段,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即排布情况、实际倾角等,进行测算,每兆瓦首年发电量为1.021*106kWh。上述发电量均已考虑了电站的系统效率,即电池老化效率,交直流低压系统损耗及其他设备老化效率,逆变器效率,电网损耗效率等等。
通过对建成后两个电站的连续一整年地跟踪计量,两个电站实际发电量折合每兆瓦分别为1.099*106kWh和1.085*106kWh。而两个电站的直线距离约100米。
通过上述可得出:
1、电站的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数据非常接近,偏差分别为+5‰和-7‰,与计算值偏差分别为+7.6%和+6.3%,即计算值反而相对保守;
2、由于两个电站仅相距100米,现场的自然环境和客观情况几乎相同,但是实测发电量也存在不同,因此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式,均无法也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出与实际发电量相同的数值,而且我们认为也没有必要;
3、电站发电量的理论数值是采用了往年的气象数据得出的,而每年的气象数据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因此每年的实际数据同样也会存在偏差;
4、每个正常的项目实际发电效率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不仅不同项目并不相同,同一个项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上述这些也因素正是我们在进行投资时要考虑的。
当然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因素还有有很多,还包括初期的排布合理性、各类材料设备的选用、施工质量的好坏、后期维护的科学等等。同时,这也只是对在同一地点的两个电站进行比较,是否能涵盖所有案例,还需更多数据进行检验。
